日日煮DayDayCook成功登陆纽交所,股票代码“DDC”。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,最初是一个发布烹饪短视频和食谱的网站,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内容、产品、品牌、渠道于一身的美食平台。业绩方面,2021至2022年,日日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.05亿元和1.8亿元,对应净亏损为4.59亿元及1.22亿元。

目前,日日煮的收入来自在线及线下消费产品销售、合作安排、广告及体验店。其中,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,线下消费产品收入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。日日煮已累计开发超100种SKU,品牌结构上,在国内经营的三个品牌分别是“日日煮”“渔家翁”“猛味”。预制菜赛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日日煮要在竞争中取胜,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,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“港版李子柒”日日煮DayDayCook成功登陆纽交所

11月17日,日日煮DayDayCook正式挂牌上市,股票代码为“DDC”,由招银国际、The Benchmark Company、Maxim Group、Freedom Capital Markets、国泰君安国际、艾德证券和老虎证券共同参与发行。

从2012年创立之初,日日煮以发布烹饪短视频和食谱起家,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内容、产品、品牌、渠道于一身的美食平台。2015年进入内地市场后,它逐渐实现了从单一的内容营销向多元化业务的转变。如今,日日煮已经成为了速食、快速烹饪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美食生活品牌。

业绩方面,2021至2022年,日日煮分别实现了2.05亿元和1.8亿元的营业收入,但同时出现了较大的净亏损,分别为4.59亿元及1.22亿元。然而,在2023年上半年,该公司实现了8942.5万元的营业收入,净亏损为895.3万元。

从业务结构来看,日日煮的营收主要分为五大板块:线上销售、线下销售、合作安排收入、广告和体验店。其中,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,线下消费产品收入成为了其第一大收入来源。在产品类别方面,该公司产品类别包括了即热型、即食型和植物肉等,累计开发SKU超100种,公司平台每两个月便可向市场推出一种新产品。

日日煮和Oatly推出的植物基牛肉燕麦奶系列

目前,日日煮获得的收入来自在线及线下消费产品销售、合作安排、广告及体验店。其中,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,线下消费产品收入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。从产品类别来看,该公司产品类别包括了即热型、即食型和植物肉等。品牌结构上,日日煮在国内经营的三个品牌分别是“日日煮”“渔家翁”“猛味”。

其中,旗舰品牌DayDayCook已经累计开发超100种SKU;渔家翁主打扇贝和深海鱼等风味水产制品及即食类风味鱼糜零食;“猛味”则主打自热火锅、自热饭和快餐饭等自热及快餐食品。此外,DayDayCook在今年第三季度还收购了位于旧金山的亚洲食品品牌Nona Lim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预制菜赛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预制菜企业,例如安井食品、西贝、广州酒家等,而日日煮要在竞争中取胜,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,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在美食圈,日日煮有着“港版李子柒”的称号。创始人朱嘉盈是投行出身,对于资本市场运作非常熟悉,因此公司在一级市场频频融资。据相关数据披露,截至目前,日日煮已经经历了8轮融资。在这背后,亦不乏众多明星资本身影的浮现,如C资本(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旗下)、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、合一资本、香江集团、恒基地产主席李家杰的私人投资基金等资本。

虽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且具有较大想象力,但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,包括安井食品、西贝、广州酒家等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赛道。因此,对于日日煮来说,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,从2021年至2026年,我国的即食食品市场规模将从2548亿增至5645亿,年复合增速为17.24%。尽管这一增速较上一个五年的28.2%有所回落,但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,增量市场中存在着更多的机会。